《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系会员贡献,支持在线浏览。如需获取更多类似资源,如《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doc(8页珍藏版)》,请访问七彩学科网进行搜索。
第一章 第一节 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图形,我们称之为三角形。2、分类包括:首先,根据角的大小,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其次,根据边的长度,可以划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指从一个角出发将其平分的线段,该线段与角的对边相交,而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则被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4、中线是指连接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线段,这条线段即为三角形的中线。5、在三角形中,若从某一顶点向其对边引一条垂线,那么该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被称为三角形的高。需留意的是,三角形中角平分线、中线以及高各存在三条。6、三角形的三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
8、三角形的外角特性包括:(1)任一外角与相邻的内角之和为180度。(2)任一外角等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3)任一外角均大于其不相邻的任一内角。在图1中,三角形ABC的周长可以表示为CAB+ABC+BCA,或者用边长表示为c+a+b。在这四个量中,只要已知其中的三个,就可以计算出第四个。在图2中,AD是三角形ABC的高,其面积SABC等于底边BC乘以高AD的一半,即SABC = 1/2 * BC * AD。在这三个量中,已知其中两个,即可求出第三个。 (3)如图 3:ABC 中,ACB=90,CD 为 A
B 边旁边的长度为:SABC 等于 2,ABCD 也等于 2,ACBC 同样等于 2。也就是说,在ABCD、ACBC这四条线段中,已知三条的长度后,可以计算出第四条线段的长度。知识点二:关于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一、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180乘以n;二、n边形的外角和恒等于360度。一个n边形的对角线数量是(3)2n条,每个顶点可以画出n-3条对角线,从而将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3)全等三角形则是指那些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一致的三角形,它们可以完美地重叠在一起。

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平移、翻折、旋转操作后,图形保持不变,也属于全等;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那些相互重合的顶点被称为对应顶点;同理,相互重合的角被称为对应角;而相互重合的边则被称为对应边;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是用等号“=”连接,并读作“全等于”,注意在表示全等时,要将对应顶点的字母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对应边长度相等,对应角度数相等;至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如果只满足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均不足以确保两个三角形全等。
5、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称为“边边边”或“SSS”)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称为“边角边”或“SAS”);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称为“角边角”或“ASA”);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称为“角角边”或“AAS”);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相等,则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称为“斜边直角边”或“HL”);注: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通常运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边或角相等;三角形的稳定性,即三角形的三边确定后,其形状和大小也随之确定;(用“SSS”解释)1212.3.3 角的平
6、角的平分线具有以下特性:(1)角的平分线绘制方法见课本第19页;(2)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指出,位于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是相等的;(3)在证明几何命题时,通常需明确已知条件和需要证明的结论,依据题意绘制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待证内容,通过分析找出从已知推导到待证的路径,并书写证明过程;(4)性质定理的逆命题表明,位于角内部且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必然位于角的平分线上;(5)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会在一点交汇,该点即为三角形的内心。第十三章介绍了轴对称的概念:(1)轴对称图形指的是,若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该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2)这条使得图形两侧部分重合的直线被称为对称轴,也可以说图形相对于这条直线是对称的;(3)若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则一个图形沿这条直线对折后,其两侧部分将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安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wexqp.cn/zshi/202508-308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安淇号的签约作者“admin”
本文概览: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三角形三角形知识点一,知识点一,三角形三角形1,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顺次首尾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分类,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
文章不错《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