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种群概念及数量特征解析

学习生物学的基础在于记忆相关知识点,而恰当的记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高中生的学习热情,©无忧考网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望能为你的学习提供支持!

1.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一

种群概念和种群数量特征的理解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

(3)两个基本单位

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种群密度是群体最核心的指标,密度越大,在特定区域内生物体的数目就越是庞大。

种群数量的增减,主要受到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同时,新个体迁入的数量和原有个体迁出的数量,也对种群规模产生直接作用。

年龄结构和性别状况,会经由作用在出生频次与死亡频次上的途径,进而对群体规模和群体数目施加影响。

2.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二

蛋白质工程:

以蛋白质的构造特点及其生命活动效应为依据,借助基因改造或基因构建,能够改变既有蛋白质的性质,或者创造一种全新的蛋白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需要,但基因工程本质上仅能生成自然界中原本就有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兴起的原因在于基因工程仅限于制造自然界中已有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的核心功能是依照人类意图来构建蛋白质的构造,这种技术也被称作基因改造的进阶版本。

主要方法在于,首先明确蛋白质的预期作用,进而构思其理想构造,然后推算出必要的氨基酸排列,最终确定对应的脱氧核苷酸链(即基因)。这是蛋白质工程独有的流程;接下来则遵循基因工程的常规流程操作。(务必注意,目标基因必须通过人工合成获取)

设计时遇到的难题在于,怎样才能推断出非编码区以及内含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这是一个挑战,需要特别关注

3.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三

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

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注:组成元素C、H、O

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

注:组成元素C、H、O、N、P

胆固醇:调控生长、发育及代谢过程,血液中含量过高会诱发心血管类疾病。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

4.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四

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生物高二知识点总结_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_蛋白质工程知识点总结

亚显微结构指那些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无法辨识的细胞内部精细构造,这些构造需要借助更高分辨率的仪器才能看清。

原核细胞体积很小,不具备形态完整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聚集在特定区域,不存在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不与蛋白质形成复合体。细胞不含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内部仅见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细胞外部有细胞壁,其构成成分与真核细胞存在差异。

真核细胞体积相对较大,具备真正的细胞核结构,其内部含有固定数量的染色体,细胞核被双层膜包裹,并且拥有一个核仁,通常还包含多种不同的细胞器。

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形成的生物类型,包括蓝藻、细菌(例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和支原体,这些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是由真核细胞形成的生物体。例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都属于此类。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让水分子自由穿行,细胞需要摄取的离子和小分子物质,比如氨基酸、葡萄糖,也能够顺利通过,然而其他离子、小分子以及大分子物质,诸如信使RNA、蛋白质、核酸、蔗糖等,则无法通透。

8、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载体蛋白属于膜结构成分,参与物质跨膜转运过程,这种蛋白质具有穿过细胞膜的能力,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在两种物质运输方式中均表现出选择性,即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那部分原生质,称之为细胞质,它由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构成。

细胞质的液态成分称作基质,细胞内新陈代谢活动主要在此进行。

12、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植物细胞外部有细胞壁,主要化学构成是纤维素和果胶,它的功能是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细胞壁具有完全通透的特性。

5.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五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稳定的能力,或者使其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二是遭受破坏后重新焕发生机的本领。

生态系统抵御外界干扰并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称为抵抗力稳定性。这种能力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

生态系统能够自我修正,因而展现出较强的抗干扰性能。

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取决于其构成要素的数量,以及营养层级的交错关联度。

生态系统在遭遇外部干扰导致破坏时,其恢复原貌的特质称为恢复力稳定性。

一个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与其自我修复能力之间,通常存在此消彼长的关联。

增强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首先需要约束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的幅度,对生态系统的使用应当有节制,不可以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本领;其次,对于人类活动频繁影响的生态系统,应当补充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确保生态系统内部构造与作用的和谐。

6.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六

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它不专门针对某个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许多种类的病原体都能发挥保护功能。

人体抵抗病菌的三道屏障依次是,第一道屏障:体表皮肤和内部粘膜,第二道屏障:具有消灭病菌能力的化学物质以及能够吞噬病菌的细胞,第三道屏障:针对特定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反应。

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需要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来运作,这种免疫方式专门针对某个特定的病菌产生保护效果。非特异性免疫则主要依靠体内的杀菌因子以及吞噬功能来清除病菌。

淋巴细胞形成流程:源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转化为B细胞,经抗原诱导后转变为分泌性细胞,源自胸腺的造血干细胞演变为T细胞,经抗原诱导后转化为执行功能的T细胞。

能激发身体形成专一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作抗原体。这种物质具备庞大分子量、多数为外来成分以及针对性强等特征。并非所有抗原体都是外来物质。

抗体由抗原引发生成,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能够专一性地识别并结合对应抗原。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安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wexqp.cn/zshi/202508-4167.html

(12)
admin的头像admin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admin的头像
    admin 2025年08月14日

    我是安淇号的签约作者“admin”

  • admin
    admin 2025年08月14日

    本文概览: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 #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记忆知识点是基础,而正确的记忆方法则能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生物兴趣...

  • admin
    用户081408 2025年08月14日

    文章不错《高二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种群概念及数量特征解析》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安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