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备考经验,cpa备考攻略

关于cpa~给正在备考的朋友们

对于正在备考CPA的朋友们,我想分享一些我的经历和心得,希望能为你们的备考之路提供一些参考和动力。CPA带来的职业机遇 在我17年毕业时,由于家庭原因误打误撞地进入了会计行业。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我意识到需要考取一个有影响力的证书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初级证书含金量较低,中级年限又不够,所以我选择了CPA。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我能够用两个月备考并通过六科,是建立在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之上,并且我的专业内容与注会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复习起来相对轻松。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注会课程的朋友们,还是建议大家早做准备,比如提前看看一些基础课。

对于小白备考CPA,建议从科目搭配、是否报班、复习策略及各科特点四个方面制定计划,具体如下:科目搭配建议难易结合原则:CPA专业阶段共六科(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难度排序为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建议第一年报考会计+财管+经济法,第二年报考审计+税法+战略。

每天上完课,我都会及时做对应的练习,复习当天讲的知识点。对于晦涩难懂的财务成本管理和会计这两门科目,我更是加倍努力,通过看录制的现场视频、听录音、问同学和老师等方式,不断巩固自己的知识。学会调节心态,保持平和 备考CPA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心态很容易崩溃。

经济法》和《战略》中表现突出)。启示:CPA考试更看重逻辑分析和应用能力,而非单纯的专业背景。总结:CPA备考需打破“教材至上”“题海战术”等误区,通过真题导向、实务联动、跨学科整合和科学复习策略,可显著提升通过效率。冷知识背后反映的是考试规律与认知科学的结合,掌握这些规律能事半功倍。

中国注册会计师(CPA)综合阶段考试备考攻略 关于综合阶段考试概要 CPA综合阶段考试是对专业阶段六科内容的大杂烩综合评价,分为综合一和综合二。综合一为会计、审计、税法,题量比重和难度各有侧重;综合二为战略、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同样题量比重和难度有所不同。

研究生CPA备考经验分享

1、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规划。作为研究生,我们面临着学术研究和实习就业的双重压力。因此,在备考CPA之前,需要仔细权衡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确保能够合理安排。如果选择了备考CPA,就要全力以赴,避免半途而废。

2、一次通过6门的注册会计师(CPA)牛人经验分享 总体概述 总成绩421分,各科目分数分别为会计7审计60、财务管理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70、税法8经济法70。以下是我备考CPA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能为同样有志于一次通过六门的考生提供一些参考和鼓舞。

3、我花了4年时间,终于考过了CPA(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这段经历虽然漫长,但却让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这段备考旅程的自述。4年考情回顾 2017年:刚读研究生(学制2年),本科毕业那个暑假我选择了去上海创业,没有复习就直接裸考了税法。

4、研究生期间可以考CPA。以下是关于研究生期间备考CPA的几点说明:备考优势:时间充裕:研究生期间相较于工作后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用来备考。专业相关:特别是财会金融方向的研究生,备考CPA与专业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备考过程会相对轻松。

2024CPA备考经验——综合阶段

备考时间与资源分配总时长建议:综合阶段需投入400-600小时,其中会计、审计、财管等核心科目占比应超60%。案例中500小时备考虽达平均线,但因资料冗余、时间分散导致效率低下,需优化时间分配。资料选择原则:主次分明:以彩云笔记为核心(逻辑清晰、重点明确),搭配东奥课程补充知识点广度。

常见问题解答Q:CPA综合阶段是否比专业阶段简单?A:是也不是。综合阶段文字叙述远超计算(近年计算量增加),对背书或计算偏好者影响不同。卷一可预测(监管实务热点),卷二不可预测(黑马考点),综合阶段需瞎编答案,专业阶段客观题可蒙。

CPA备考经验——准备篇明确备考背景与目标个人基础与挑战 职业背景:金融从业者,长期加班且需随时保持联系(时保联),备考期间需兼顾工作、家庭(两个孩子)与个人提升。

了解考试结构与命题规律考试科目与分值:综合阶段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试卷一(50分)和试卷二(50分),总分≥60分及格。试卷一:以鉴证业务为核心,涵盖会计、审计、税法,含5分英文附加题(可放弃)。试卷二:聚焦管理咨询与业务分析,涉及财管、战略、经济法。

CPA考试综合阶段的第一轮复习是整个备考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对于后续的高效备考和最终的成绩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备考攻略,旨在帮助考生科学、高效地度过这一阶段。

2024CPA备考经验—准备篇

CPA备考经验——准备篇明确备考背景与目标个人基础与挑战 职业背景:金融从业者,长期加班且需随时保持联系(时保联),备考期间需兼顾工作、家庭(两个孩子)与个人提升。

备考时间与资源分配总时长建议:综合阶段需投入400-600小时,其中会计、审计、财管等核心科目占比应超60%。案例中500小时备考虽达平均线,但因资料冗余、时间分散导致效率低下,需优化时间分配。资料选择原则:主次分明:以彩云笔记为核心(逻辑清晰、重点明确),搭配东奥课程补充知识点广度。

碎片化时间利用 利用上下班途中、午休等碎片化时间,如每天阅读几道习题,对于需要背诵的科目,背诵几个知识点,不断巩固记忆。正常学习时间安排 参考优秀CPA学员的作息时间,如早上5:30起床,晚上12:00睡觉,每天保证5-8小时的学习时间。在工作日,每日学习时间约为5小时,周末可延长至6-8小时。

CPA六科的难度依次如下:会计审计=财管税法战略经济法。 科目搭配 由于CPA科目多、难度大,建议备考时做好科目搭配,减少工作量,提高备考效率和通过率。会计是基石,与税法、审计、财管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报考科目搭配时,需将关联度高的科目放在一起。

USCPA考试指南:科目概览与高效备考策略 USCPA核心科目概览与备考重点 FAR(财务报告与审计)内容概览:FAR科目涵盖了财务报告与审计的广泛知识,包括会计准则、财务报表编制、合并报表、会计变更与差错等多个章节。这些内容构成了会计学科的基础框架,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至关重要。

年CPA复习策略 要成功备考2024年的CPA考试,需要制定一个详细且高效的复习策略。以下是根据CPA考试的特点和备考阶段,为您精心设计的复习计划:整体复习策略 分阶段复习:将复习过程分为预备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两年过六科,注会备考经验策略

报考策略规划常见组合:2+2+2模式:分三年均衡报考,适合基础薄弱或时间有限的考生。2+3+1模式:首年两科打基础,次年冲刺三科,第三年收尾剩余一科,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考生。3+3模式:两年内集中突破六科,需较强学习能力和时间投入,适合基础扎实或全职备考者。

坚持到底:克服备考压力动力来源:回想报考初衷。考虑考下后的收益。不辜负已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学习计划:留出弹性空间比例建议:7分学习,3分处理生活和工作事务。关键点:避免计划过满导致失衡,专注当下任务。十模考与真题:把握关键资源模考:紧跟对啊网的模考安排。

利用碎片时间:通勤、排队时可听音频课程或回顾错题。保持健康节奏:避免连续熬夜,每周安排半天休息防止倦怠。核心原则:以通过考试为导向,平衡时间投入与学习深度,通过“基础搭建-强化训练-冲刺复盘”三阶段实现高效备考。

具体如下:会计+审计+税法《会计》是注会的基础科目,学好其它五科的前提是牢牢掌握《会计》科目的知识。会计和审计、税法都有一定的联系。这三科搭配在一起,虽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第一年若是都通过了,接下来学习其它三科也就比较轻松了。

心路历程:从自我怀疑到坚定突破起点:学渣的觉醒机械专业背景,成绩长期不理想,就业受挫后决定改变。2016年通过司法考试(415分)增强自信,反思“被动学习”的低效,意识到“主动努力”能带来成就感。CPA备考的波折2017年12月,受同学邀请挑战CPA六科,并提议同步备考税务师五科。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安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uwexqp.cn/jyan/202511-9974.html

(8)
admin的头像admin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admin的头像
    admin 2025年11月01日

    我是安淇号的签约作者“admin”

  • admin
    admin 2025年11月01日

    本文概览:关于cpa~给正在备考的朋友们 对于正在备考CPA的朋友们,我想分享一些我的经历和心得,希望能为你们的备考之路提供一些参考和动力。CPA带来的职业机遇 在我17年毕业时,由于家...

  • admin
    用户110108 2025年11月01日

    文章不错《cpa备考经验,cpa备考攻略》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安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